光伏“后浪”搅动硅片双寡头 大尺寸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10硅片 京运通 光伏“后浪”搅动硅片双寡头 大尺寸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光伏“后浪”搅动硅片双寡头 大尺寸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2024-02-17 18: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前,上机数控已形成覆盖开方、截断、磨面、滚圆、倒角、切片等用于光伏硅片生产的全套产品线。2019年,公司在巩固和拓展高端智能化装备制造业务的基础上,成立子公司弘元新材,拓展光伏单晶硅生产业务,致力于打造“高端装备+核心材料”的双轮驱动模式。

记者了解到,11月10日,弘元新材二期8GW单晶项目成功点火投产,二期项目总投资28亿元,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9月15日设备进厂到如今点火投产。此前的一期5GW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于去年6月13日开工建设,同年11月7日开始投产。

新势力瞄准硅片大尺寸路径

得益于硅片业务的拉动,今年以来,京运通与上机数控业绩均实现了倍增。以前三季度的数据为例,京运通营收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101.17%,净利润达到4162万元,增幅为149%;同期,上机数控实现营收19.5亿元、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44%和125.56%。

硅片新势力的势头之猛,不单单体现在三季度业绩中,从券商对其未来的业绩预测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例如,浙商证券预计,上机数控2020-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16亿元和26.4亿元,这样的盈利预测在两年后足可以与双寡头之一的中环股份相媲美;此外,浙商证券最近给予上机数控的目标市值为320亿元,较最新市值接近翻倍。

新势力企业瞄准硅片环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毫无疑问,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中,硅片的毛利率是最高的,典型代表是隆基股份,其硅片业务的毛利率超过30%。当然,在双寡头的稳固格局下,新势力企业能分得一杯羹,还有赖于光伏行业未来的成长空间。

从客观背景来看,新势力的崛起也有其原因。一方面,虽然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有能力大规模外销硅片,但两家公司或多或少地向下游电池片和组件环节渗透,形成了与硅片客户—电池片或组件厂商的竞争关系,不再单纯的上下游关系让市场亟需独立第三方硅片供应商。

还有一个重要背景是,当前正处在光伏硅片向大尺寸方向演进的换挡期。过去几年,156尺寸的硅片是市场主流,但自从中环股份发布210大尺寸硅片后,主流硅片制造商纷纷制定了向166、182或210等大尺寸硅片演进的技术方向。

光伏硅片尺寸的混乱引发业内争论,但向大尺寸演进的方向却很少有人否认。然而,头部的硅片供应商产能规模大,在市场转向的时候调头难度也相应地增加。相比之下,新势力们没有历史产能包袱,上的产线也都是最先进的,这就给新势力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记者了解到,京运通已成功研发JD-1600全自动软轴单晶炉,该炉型兼容32-40寸热场,最大投料量达900公斤,可拉制12英寸或以下的单晶硅棒。其中,12英寸硅棒可用于切制目前市场上最大尺寸的单晶210硅片,公司新产品210大硅片目前也已试产成功。

上机数控方面,近日,公司及子公司弘元新材与天合光能就单晶硅片的销售签订合同。2021-2025年,天合光能每年向弘元新材料采购不少于4GW单晶硅片,对应210尺寸的单晶硅片4亿片,5年总计20GW,对应210尺寸的单晶硅片20亿片。

上机数控与天合光能的签约被视为210硅片获得市场认可的一大突破,有券商甚至将此解读为“光伏行业首个210大硅片百亿长单落地,战略意义重大”。

182与210阵营竞争白热化

正如前述,光伏硅片尺寸的标准之争目前还处在比较混乱的阶段。2012-2018年,业内以156尺寸硅片为主,到了2019年,隆基以存量电池产线能接受的极限尺寸为逻辑,推出166硅片,而中环参考半导体经验,继续推出210硅片。

今年6月,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等七家企业联合发布标准尺寸倡议,提议将182硅片作为标准。随后到了7月,中环股份、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39家企业组建“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加快推进210产品放量。由此,围绕硅片尺寸,市场形成了两大阵营。

由于新上产线基本上都是210尺寸向下兼容,硅片新势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助攻了210硅片的加速渗透,但是,业内对于新势力企业能否顺利出货以及产线良率等指标还存有疑虑。

中环股份率先推出210硅片,公司人士也向记者表示,目前,210硅片的市场接受度很高,需求也很大。该人士称,前期受到疫情影响,210硅片与电池、组件等环节的匹配工作有所推迟,但从6、7月开始到今年底甚至明年,210硅片都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中环股份现有51GW硅片产能,其中包括18GW的210硅片产能。上述人士透露,未来公司产能增长都会选择210方向,今年底硅片产能将达到55GW,明年年底会到77GW-80GW。“不光是我们,未来其他公司新增产线可能都会适配到210尺寸,并向其他小尺寸兼容。”

开源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首席分析师刘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硅片变大时,会存在“通量效应”。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切割硅片数量和制造电池片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单片硅片的面积变大造成了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池功率增加,而人工等成本增加几乎不变,从而降低了电池单瓦的成本。

在硅片尺寸之争中,新势力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上更为激进,而头部企业的选择相对保守。刘强认为,这种情况实际上很好理解,“主流的技术之所以成为主流就在于其性价比高,大企业选择相对保守是因为既有产能就能保证较好的毛利和销量。”

刘强进一步指出,一旦采用新技术,必然会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头部企业需要的是及时跟踪技术进展确保自己不落后;而规模相对较小的或者之前不在光伏产业的企业想实现弯道超车则可能会相对激进地进行提前布局。

在晶澳科技副总经理、董秘武廷栋看来,硅片尺寸越大,“通量效应”有利于固定成本摊薄。但目前来看,182尺寸硅片从硅片到组件在现有成熟的制造、物流、电站建设中,能够实现更优的生产成本。从客户反馈来看,182尺寸硅片的组件在市场上接受度较高。

“预计明年公司182尺寸硅片的组件出货占比超过50%,将会成为公司主流产品。原156、158等尺寸硅片的产品还会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预计会随着大尺寸硅片的组件高性价比越来越被市场所接受,未来小尺寸硅片组件的市场份额占比逐步减小。”武廷栋向记者说道。

更多光伏行业资讯请访问https://www.solarbe.com/查看

e公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